山东省沂源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40字。
沂源中学2009-2010学年模块考试卷
高二政治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短信文化,是以手机短信为载体,手机发送为传播媒介,在各手机用户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现象。由于在手机上编写、发送短信一般都依靠大拇指的活动,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拇指文化”,经常接发短信的群体也被称为“拇指一族”。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3.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④文化教育是政治进步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美国的“麦当劳”在全球开设了那么多连锁店,靠的不是资金,而是“麦当劳”文化。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5.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5%以上,而我国却不到1%。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6.成语“耳濡目染”,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差异性特点 C.相对独立的特点 D.潜移默化的特点
7.王任生先生13岁只身一人离开河南,在台湾生活了40多年,如今一张嘴仍是满口地道的河南话,如果不是外界非要给他加上“台商”的标志,恐怕没有人能看出他阔别家乡几十年的痕迹。这说明
A.语言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人们并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8.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善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质 D.文化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9.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
①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欣赏水平 ② 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③能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 是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2008年3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院和四川大学考古系与博物馆承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论坛”在成都举行。据此回答11~12题。
11.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重遗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12.广东省计划在2009年将“南海I号”和省内其他“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和文物,一起打包“申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有利
A.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B.维护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C.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成果
13.关于民族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C.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D.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先进的
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教育的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回答14----16题。
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强调的是
A.比较各民言辞文化的优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选出优秀文化,才能发展民族文化
1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要求
A.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B.取消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形成世界统一的文化
C.寻找各国文化的共性,实现各国文化的完全融合
D.尊重民族文化的共同特点,最终形成共同的文化
16.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公平、公正、合理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17.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广播、电视的出现 B.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C.印刷媒体的推广 D.电子技术的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