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
①批判传统,独领风骚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泉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
①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是各个民族牢固不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③是民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理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________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5、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
A.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回答7-12题。
7、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朴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8、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团结统一 ②爱好和平 ③勤劳勇敢
……
三明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学段考试卷
高二政治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51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51分。
1. 在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俄罗斯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A.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B. 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C.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 某校一班级举行了主题班会,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表演来展示家乡的传统工艺、表演艺术和传统习俗等,从而让学生感悟底蕴深厚的家乡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下列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是
A.弘扬文化,提升实力 B.体味文化,升华情感
C.求同存异,渐趋融合 D.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 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
A.文化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 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
C.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D.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4.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针对近来热议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中央文明办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强化文明出游意识,塑造国家良好形象。这一强调是基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6.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利于向全球输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吸引旅游和投资,还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重视推广国家形象是基于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形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源泉 ③国家形象决定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