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3月月考高二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7290字。
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3月月考
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二大题29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微积分是一种用运动的观念看待问题的数学思想。从微积分的诞生形成到今天的发展,都充分印证了唯物主义方法论和极限层次的思想,且微积分反映出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等思想也正是哲学中三大辩证法的体现。由此可见
A. 其他学科思想方法充实和发展了哲学思想
B. 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蕴含在哲学思想之中
C. 哲学思想是其他学科知识发展的最高归宿
D. 科学的哲学必然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
2.《三国志•魏志》:“选举(选拔人才)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材料寓意相反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3.过去科学家提出的多种理论都无法正确解释蜜蜂如何实现飞行,因为从蜜蜂的翼展和体重比例上来看,空气动力学很难支持它们飞行。最终在高速拍摄技术和蜜蜂翼展力学模型的协助下,科学家发现蜜蜂飞行时拍打翅膀的频率很高,可达到每秒230次,比更小的昆虫还要快,正是这种短波浪式翅膀拍打方式足以让它的身体浮在空中。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正确的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2015年1月8—9日,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三个成果文件,在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已然出现,中拉双方的共同培育,必将让中拉论坛这株破土而出的嫩苗长成参天大树。这表明
①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近200万枚的五铢钱、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还有编钟、铁编磬和车马坑,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认识、适应、引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常态”已成为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着特殊性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duang”的一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三遍,说三遍:“2016已经来了,我一定要出去看看!”......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流行用语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托马斯•林达尔最初从事RNA的研究。他研究时发现,RNA极不稳定,遇热就分解,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这让他联想到当时学界普遍认为超级稳定的DNA-和RNA相近的分子。他决定对DNA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NA也极不稳定。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是人体负责看管DNA的蛋白质在不断对其校对、修复,维持了DNA的相对稳定。这一深化人类对自身认识的科学发现佐证了
①人类的执着、联想是推进人类对自身科学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
④实践是推进有关人类对自身认识科学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9.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工程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