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6660字。
南昌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奂。”下列诗句中与荀子观点相近的选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015年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日本机器人专家石黑浩展示的情感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目光。情感机器人有着与人相近的面容、肌肤、体态,可以模仿人的动作、表情,在说话、唱歌、表演时还可以自由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回答2-3题。
2.石黑浩的情感机器人具备人的部分属性,可以表达人的部分情绪,这说明
①机器人是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②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的思维
③机器人可以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④意识也成为机器人的机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十年前,科幻电影《机械公敌》中对机器人的描述曾让人觉得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如今,机器人的应用已经逐渐广泛,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机器人更会无所不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运动是绝对的,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B.人类能够将意识直接转化为物质
C.科幻电影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D.人类科技的发展来源于科学幻想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举行,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多位代表,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下,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并发布了《乌镇倡议》。回答4-5题。
4.《乌镇倡议》指出: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C.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5.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也促进了社会治理结构由简单范式向复杂范式转变,如下表所示:
社会治理模型 社会治理特点
简单的社会治理结构 金字塔型 相对固定、层级分明,具有边界性、集中性
复杂的社会治理结构 网络结构型 日益开放、协同、共享,去中心化、边界化
要利用互联网发展促进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应该
①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敢于否定和批判一切传统经验
③肯定互联网发展的一切新形式 ④树立创新意识,推动管理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面对复杂事物,我们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C.对待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7. 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8.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9. 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回答10-11题。
10.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1.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