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 学业分层测评)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3份打包)
学业分层测评10.doc
第2单元 单元分层突破.ppt
第2单元 第3课 第1框.ppt
第2单元 第3课 第2框.ppt
第2单元 第4课 第1框.ppt
第2单元 第4课 第2框.ppt
第2单元 第5课 第1框.ppt
第2单元 第5课 第2框.ppt
学业分层测评5.doc
学业分层测评6.doc
学业分层测评7.doc
学业分层测评8.doc
学业分层测评9.doc
学业分层测评(五)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的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解析】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节日的重要性。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①③④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
【答案】 C
2.2015年9月6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知识。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说法错误;③中“人类文明趋同”说法错误;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C
3.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灿烂。被列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许多国家的商人运用到商战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以及二者的关系。由题意可知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答案】 A
4.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这一认识从一个侧面说明( )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
C.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先进
D.东、西方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
【解析】 题干表明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体现了A。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
【答案】 A
5.2015年2月,在北京朝阳国际风情节上,古希腊质朴的舞蹈、俄罗斯明快的民间舞、西班牙绚丽的舞蹈、秘鲁奔放的风情舞、逗趣的荷兰街头表演……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让中外游客陶醉不已。这反映了( )
①文化不同,其区域就不同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逐渐融合 ③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①说法错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员的迁徙越来越频繁,在同一区域,也会有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没有体现融合,故排除②。上述材料体现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让中外游客陶醉不已”体现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故③④正确。
【答案】 D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
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
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
C.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D.有民族的文化,没有世界的文化
【解析】 本题说明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故本题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 C
7.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谈及文学创作时,莫言表示,中国作家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民族文化的根源里挖掘创作的冲动。这意味着( )
学业分层测评(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说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①符合题意。“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说明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符合题意。②颠倒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2.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相声、戏曲等传统文艺也逐渐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这些传统文艺的“漂亮转身”告诉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又要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解析】 借助Flash等现代多媒体手段,相声、戏曲实现了“漂亮转身”,说明它们采取了新的表现形式,融入了时代元素,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传统文盲”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说明不注重继承传统文化,①③正确指出了令人痛心的原因,符合题意。“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守旧主义,②错误。坚持“守旧主义”明显错误,④排除。
【答案】 A
4.南、北运河与海河在天津三岔口相汇,水路运输通畅起来,南方的海派画稿图样、颜料、宣纸以及毛笔棕刷都随运河而来。这除了得益于运河的滋养外,杨柳青木版年画呈现出的透视性绘画技巧则完全受西式洋画的影响。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杨柳青木版年画( )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