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10580字。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湖南电视台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爸爸去哪儿》主题曲的下载铃音,一般为2元每首。下载的彩铃是( )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这是因为( )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计划, 2015年6月特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 )
①其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直接用于购买商品
③能够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 ④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因为它由国家发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不十分了解
④“劣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有位老农问马寅初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支付手段 ④贮藏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