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7890字。
资阳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政 治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该论断强调了哲学的地位和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②哲学具有批判和激励功能,并推动时代进步 ③哲学是现实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具体知识 ④真正的哲学引领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人生和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7年2月2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这说明 ①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静止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稳与进是统一的,稳是量变,进是质变 ④要在对立统一中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6年9月在贵州落成、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利用FAST,可以探测到400颗新的毫秒脉冲星,并利用其转动的稳定性作为时间基准用于星空导航;可进行银河系的毫秒脉冲星阵列的监测研究,间接探测到引力波。材料说明 ①人具有超越事物条件制约的主观能动性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是可以认识的 ③实践的目的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重要影响因素 ④尊重和顺从自然就能有效利用自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画中、胸中之竹是眼中之竹的主观映象 ②画中、胸中之竹源于画家的智慧和灵感 ③眼中之竹是画中、胸中之竹的具体内容 ④画中、胸中之竹是对眼中之竹的复制和再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7年1月3日教育部通知,从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这说明 ①意识与变化的物质具有一致性 ②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目的性 ④对抗战时间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发布,其突出亮点是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三农”主线的确定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③社会实践是变化发展的 ④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为“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 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实践获得的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③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一届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天下之本在家”,“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注重家庭、家教和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