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白城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9 9:15: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600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是以费肖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他们最大的成就在于对移情作用的研究和讨论。所谓“移情作用”是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性质的东西也显得具有人情。最明显的事例是观照自然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文艺作品。
  移情说的一个重要代表利普斯反对用生理学观点来解释移情现象,主张要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英国经验主义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他举希腊建筑中的道芮式石柱为例。这种石柱支持上面的沉重的平顶,本应使人感到它受重压而下垂,而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它仿佛在耸立上腾,出力抵抗。利普斯把这种印象叫作“空间意象”,认为它起于类似联想,石柱的姿态引起人在类似情况中耸立上腾、出力抵抗的观念或意象,在聚精会神中就把这种意象移到石柱上,于是石柱就仿佛耸立上腾,奋力抵抗了。利普斯的这种看法偏重移情作用的由我及物的一方面,唯心色彩较浓。
  同属移情派而与利普斯对立的是谷鲁斯。他侧重移情作用的由物及我的一方面,用的是生理学观点,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内摹仿”,在他的名著《动物的游戏》里举过看跑马的例子:一个人在看跑马,真正的摹仿当然不能实现,他不但不肯放弃座位,而且有许多理由使他不能去跟着马跑,所以只心领神会地摹仿马的跑动,去享受这种内摹仿所产生的快感。这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纯粹的审美的观赏了。
  他认为审美活动应该只有内在的摹仿而不应有“货真价实”的摹仿。如果运动的冲动过分强烈,例如西欧一度有不少的少年因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摹仿维特自杀,那就要破坏美感了。正如中国过去传说有人看演曹操老奸巨猾的戏,就义愤填膺,提刀上台要把那位演曹操的角色杀掉,也不能引起美感一样。
  我还记得五十年代的美学讨论中攻击的靶子之一就是我的“唯心主义”的移情作用,现在趁这次重新谈美的机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自我分析和检讨。我仍得坦白招认,我还是相信移情作用和内摹仿的。这是事实俱在,不容一笔抹煞。我还想到在一八五九年左右移情派祖师费肖尔的五卷本《美学》刚出版不久,马克思就在百忙中把它读完而且做了笔记,足见马克思并没有把它一笔抹煞,最好进一步就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再下结论。我凭对个人经验的分析,认识到这问题毕竟很复杂。在审美活动中尽管我一向赞赏冷静旁观,但有时还是一个分享者,例如我读《史记•刺客列传》叙述荆轲刺秦王那一段,到“图穷而匕首见”时我真正为荆轲提心吊胆,接着到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时,我确实从自己的筋肉活动上体验到“持”和“揕”的紧张局面。以下一系列动作我也都不是冷静地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紧张地用筋肉感觉到的。我特别爱欣赏这段文字,大概这种强烈的筋肉感也起了作用,因此,我相信美感中有筋肉感这个重要因素。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材料二: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摹仿”。但利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肖尔父子在移情作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界美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B. 古希腊道芮式石柱之所以能引发人们耸立上升的感觉,是因为利普斯提出的“类似联想”。
  C. 《动物的游戏》里看跑马的事例印证了谷鲁斯主张的移情作用是一种“内摹仿”的观点。
  D. 依照谷鲁斯的观点,西欧少年摹仿维特之举、中国观众的不冷静行为都是毫无审美的表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光潜在读荆轲刺秦王时体验到“持”和“揕”的紧张局面,意在说明冷静的旁观者的存在。
  B.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可以判断利普斯的观点比谷鲁斯移情源于人的“内摹仿”的观点更可信。
  C. 西方对移情现象有了较早的理论概括,庄子“鱼之乐”表明我国早已有这方面的理论分析。
  D. 李白在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把物写成人,物我交融,山可以看人而不厌。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移情作用”的一项是(  )
  A. 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却遭到摧残和毁弃,这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
  B. 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泥土,钟扬献身种子事业、不懈探索,他们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令我们感佩和敬仰。
  C. 《红楼梦》中,林黛玉吟道:“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D. 《与妻书》中,林觉民写道:“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
  4. 材料一中朱光潜针对质疑予以回应,请简要分析其说理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说“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石涛之语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腊月严冬,云层密布,狂风卷着雪头,呼啸着,翻滚着,遮天盖地而来。飞舞的雪粉,来往冲撞,不知它是揭地而起,还是倾天而降,整个世界混混沌沌皑皑茫茫,大地和太空被雪混成了一体。
  一铺关东山式的四合大炕上,坐着小分队的全体队员。栾超家站在四合大炕围着的地中央,右手拿着一把乌拉草,左手拿一只新靰鞡,口讲手比划,教给战士们,怎样絮草,怎样捶草,怎样穿法,防止什么毛病。
  战士们边听边仿,兴致勃勃地学着穿上自己这双关东山式的雪原上的新鞋履,说说笑笑地欣赏着自己的新“武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