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370字。
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口传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如今的数智时代,文学的书写、保存、传播、阅读都随着媒介的更迭而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在口耳相传的时代,故事被大脑编织,从口舌产生,再由耳朵接收。
书写印刷时代,故事与人开始出现分裂。首先,口传时代“想故事”与“讲故事”同时发生的并行时间顺序被破坏了,随之变成了先后顺序;其次,等故事全部呈现于纸张上后,才能被他者阅读,口传时代叙事的同时性被破坏;此外,因为叙事动作从“讲述”变成了“书写”,叙事者的声音在这其中也被消解。在故事的接受上亦是如此,接收中,声音完全退场,每个环节都从听觉模式转变成沉默无言的视觉模式,沉浸式的文学情感体验逐渐走向冷静旁观的工具理性。
进入数智时代,我们只需要敲击键盘,选取几个关键词,就可以生成一篇篇幅极长的故事文本。在主要的故事情节架构上,软件用户似乎还享有一定的决策权,而到了具体的用词、句法环节,我们几乎不会再去耗费时间作斟酌选择。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可以将选取提示词的软件用户和人工智能模型视为共同叙事者。今年国产人工智能写作软件DeepSeek炸裂出场,用于生成故事时,大语言模型、长结构、多场景应用使其拥有不亚于一般人类写作者的标准化写作水平,真正激化了数智时代的“叙事焦虑”。面对人工智能写作的成熟精妙,专业人士的反馈是微妙的:在作品创作领域,有人直接向AI“出卖灵魂”,让它代替自己进行写作;在学术写作领域,人工智能生成的逻辑缜密、层次清晰、语言精美的成品,让旁观者们产生出入文学科大厦将倾的恐慌感。口传时代,讲故事的人思考与表达同时发生;书写印刷时代,写故事的人的思考先于表达;数智时代,人类少量思考,机器无限表达。口舌消失了,声音消失了,叙事离人的身体越来越远,文学的写作与接受都愈发冷静。
数智时代,或主动或被迫与AI同行的我们,如何讲好故事?观察AI生成的长篇小说成品,似乎我们缺乏的不是好故事,而是“讲”。数智时代的叙事焦虑,或可求助于口传时代最朴素的真实,把故事还给口舌、还给耳朵、还给现场,还给表达欲和创作冲动。
(摘编自王樱子《从“讲故事的人”到“生成故事的人”》)
材料二:
春节假期,DeepSeek所作诗歌、所写散文频频亮相朋友圈,带着浓浓的“科技抒情风”惊艳众人。回顾2024年,《我的阿勒泰》因同名电视剧热播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彰显了文学向影视转化,最终回馈文学本身的循环。另一端,网络文学用户累计至5.5亿,催生了网文短视频改编,带来了文化产业的持续繁荣……这些看似无关的文学事件,都是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结果,独属于这个时代。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宣告了“工业主义的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书写印刷时代到数智时代,文学创作从以人力书写、字斟句酌为主,转变为在具体词句上不再需要人力过多耗时。
B.数智时代的人工智能写作软件能够生成逻辑缜密、语言精美的文本,这使得写作者在创作中失去了主体性和主导权。
C.从口传、书写印刷到数智时代,文学的叙事方式经历了从同时性到先后性、从听觉到视觉、从身体性到工具性等多种转变。
D.数智时代解决叙事焦虑的方法可以是回归口传时代的朴素真实,把故事还给声音和现场。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学失去“轰动效应”,是因为读者不再认可传统文学的内容。
B.传统文学主动转化与跨界,是应对数字化技术之间的“无界”与转化这一情境的策略。
C.王家卫执导改编的《繁花》,让所有看过电视剧和读过小说的人实现了“合”。
D.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文学破解“分众化”困境的方法是放弃固定受众,进行多媒体融合。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通过文学创作领域和学术写作领域对人工智能写作的反馈的对比,呈现出写作者所陷入的危机。
B.两则材料都用到了DeepSeek作为例子,前者重在强调其水平给人带来的压力,后者重在引出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融合。
C.材料二运用托夫勒“分众化”理论,结合影视改编与网络文学等现象,分析媒介融合时代文学接受与生产的结构性变革。
D.材料二以“分众化”与“无界”为核心,讨论传统文学在媒介融合中的生存策略,提出“分合转化”是重建文学主体性的路径。
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数智时代的传统文学创作面临哪些特定挑战。(4分)
5.在出版社举办的“AI时代的写作”座谈会上,你将有机会作为学生代表提出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准备你的发言提纲,分析在媒介融合的数智时代,传统文学可以如何应对挑战以实现更好发展。(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苇塘纪事(节选)
杨 沫
①雨还在下着。
②从这夜淋了雨,我病了,发着高烧。于政委派人把我送到刘庄刘大姐家里休养。
③刘大姐有二十八九岁,面容苍白瘦弱,大眼睛周边围着大黑眼圈,显得又衰弱又愁闷。刘庄是她的娘家,她跟着父母住娘家已经五六年了。她十九岁结婚,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