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读写结合类作文突破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16910字。
liguilin1970读写结合类作文突破(原卷版)
命题特点:
读写结合作文题是2023年新高考II卷出现的是新题型,它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目,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作文题目,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牵引出相关的作文话题。该作文题有一定的思辨性或者延展性,以此引导考生联系地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命题趋势:在不提高试题难度的前提下趋向教考衔接、个性化的命题。
设问形式:
本试卷XXXX题中提到“---------”,这一观点/现象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考查形式多为写作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读写材料的理解和延伸,再加上结合实际的分析和创新思考,能够突破立意,写出一篇深刻且具有个性的材料作文。
解题方法:
(一)全面理解:要注意全面理解阅读部分提供的材料,完整解释关联的材料的含义。如24年1月九省联考中的“交错带”的关键含义是“敏感于环境的变化”。
(二)关注引导语:无论是衔接现代文阅读还是语言文字运用段落,作文题的设置都有一些引导语,需要自己阅读引导语,从而知道作文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三)发散思维:要有一定的思辨性或者延展性,以此引导考生联系地辩证地看待要写的文章,充分调动自己掌握的素材进行写作。
(四)注意点:要和阅读材料作好清晰的切割,即不要在写作过程中将试卷阅读材料作为素材反复征引。如24年1月九省联考中作文题目已经提示了文化发展、科技创新等五个领域,写作时,可以从五个领域中选择一个或数个,证明只有充分利用“交错带”的特点,把握变化先机,才能占领有利地位,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建议用时:50分钟)
一、(2024•新高考II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2023•四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2024•九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I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
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