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语言的锤炼
- 资源简介:
约6530字。
复习任务九 语言的锤炼
[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
[任务解读]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新颖别致、清新飘逸、活泼风趣、富含哲理、诗意灵动、朴实感人、气势磅礴,是摆在考生面前的重大课题。要使语言出彩,不仅要保证语言通顺,还要确保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要有表现力。考生要打造精妙的语言,展现自己的才情与素养,绝非考场临场发挥可成,功在平时。
(2022•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人间烟火气,是生命的馈赠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人生匆匆,而人间的烟火气,是生命的馈赠。(1)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烟火气是人生自得,快然自足。(2)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3)他远离了官场,却留住了难得的烟火气,成了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成了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在一抹黄昏眷恋着大地的时候,他吟唱着诗句,步履悠闲地踏进院子,烟火气给予了他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4)烟火气给我们带来了汪洋恣肆的陶潜,还给我们送来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苏轼一生多次被贬,是人间烟火气支撑着他走了下去。“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逆境中,他过得有趣,活得旷达。平淡是真,安乐是福,“人间有味是清欢”。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烟火气是和平年代岁月安好的象征。2021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烟火气因此更盛、更旺。2019年年底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我国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重新散发出难得的人间烟火气——市井繁华,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太平盛世。(5)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烟火气也是国泰民安。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