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5届高二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410字。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春季尝新,在古代特别看重樱桃与春笋,有的地方因此有了雅宴“樱笋厨”。唐代《秦中岁时记》记载“四月十五日,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
在南方,立夏日是一个专门尝新的节候,这一天可以品尝到一年中最早的收获物,如李子、樱桃、香梅、蚕豆、新茶等。
粥作为节日食品,用得比较多,值得提到的还有祭灶日的口数粥。宋代《乾淳岁时记》说,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范成大为此还作诗《口数粥行》,这粥无论老少人人都要吃,猫犬都不例外,因此名为口数粥。口数粥也是赤小豆粥,同冬至粥一样,主要也是为了防瘟病。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等待新年的到来,称为守岁。晋朝周处《风土记》说,除夕“各相馈赠,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限一个家庭之内的成员,守于室内,等待新年的到来,所以又称为合家欢。
除夕合家欢家宴称年夜饭或年饭,各地年饭并不相同。《京都风物志》说,除夕“人家盛新饭于盆锅中以储之,谓之年饭。上签柏枝、柿饼、龙眼、荔枝、枣栗,谓之年饭果,配金箔元宝以饰之。家庭举宴,少长欢喜”。有些地方的年饭是吃火锅,《清嘉录》提到分岁宴用暖锅(边炉),杂投食物于铜锡之锅,炉而烹之。
古时有“百家饭”的风俗,这是夏至日的食俗,《岁时杂记》记载:“京辅旧俗,皆谓夏至日食百家饭则耐夏。然百家饭难集,相传于姓柏人家求饭以当之。”集成百家饭的过程,就是亲近邻里的过程,你到我家集,我到你家集,集饭的时候很自然地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当然“百家”只是一个概数,实为多家,也许是越多越佳。江西建昌地区在佛节还有一种百和菜,家家用百果做百和菜,亲邻互相馈送,年年如此。
在四月八日这个佛节的食品中,有一种结缘豆很有特色。《燕京岁时记》说:“四月八日,都人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结缘豆,预结来世缘也。”在上海崇明地区,人们在四月八日要走街串巷送糖豆,专为小儿种痘,这实际也是一种结缘豆。这是与佛教教义相关的食俗。在七巧节,南方地区有的也以熟豆互馈,也名之为结缘;有的则制作一种果茶,家家户户用桃仁杂果点茶,相互递饮,与结缘豆同义。
(摘编自王仁湘《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动态稳定的整体统一观,这种观念使中国人能够以变化的眼光、中和的态度,较全面地看待周围事物,并善于处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视域中,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整体思维模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立夏日尝新,这一天人们能品尝到如李子、蚕豆、新茶等收获物,有的地方特别看重樱桃与春笋。
B.根据周处的文章可知当时除夕夜的习俗较为丰富,其中“守岁”为迎新,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C.“百家饭”是夏至日的食俗,吃了“百家饭”就不怕夏天的炎热了,不过“百家”只是个概数。
D.为了与他人结缘,人们会给他人送“结缘豆”,如熟豆、糖豆、果茶等,物虽有别,但情意相同。
2.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维模式下,中国古人认识到,局部性的存在都与整体宇宙相联结。
B.根据中国哲学,我们要真正地切入整体世界,只要达到“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的状态即可。
C.与中华文化的人本主义不同,西方文化除了强调神的存在和神的创化作用,也重视探究自然世界。
D.受到“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更注重协调与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援引《京都风物志》中关于年饭的描写,可见当时京都年饭的地方特色。
B.材料二运用了作对比的论证方法,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C.材料一引用文献资料,材料二则引用名人言论,都是为了补充说明并丰富内容。
D.材料一中七巧节的有关习俗可以佐证材料二中“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观点。
4.材料一介绍了中国古时岁时饮食传统中的一些活动。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其中蕴含了古人的哪些人文情怀。(4分)
5.通过材料二,读者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可以获得哪些具体的认识?请根据材料分析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宝水 乔叶
第一次发现自己能在乡下睡好,是在去年初夏。住在豫东一个县城边儿的酒店,和一个村庄毗邻着,①鸡犬相闻。入住时是半下午,离晚饭时间还早,我便出去散步。正值麦收时节,家家农户的平房顶上都晒着麦子,麦香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