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精测卷(2份)
- 资源简介:
约5110+5110字。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精测卷(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春望梁石头城
罗邺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承题意,写诗人春天眺望古城金陵,于残阳微雨中见柳碧桑黄,荒城残迹。
B.颔联两句中“江山不改”与“冠盖前后”对举,引发对朝代更迭,盛衰无常的喟叹。
C.“浪声吹岸”与“惊涛拍岸”,都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绘就急浪翻涌的壮阔景象。
D.吊古之作多借景、事抒发感慨。本诗写景时感情色彩浓郁,抒情时笔调深沉悲凉。
2.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都属怀古之作,但诗中尾联与词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运用的抒情方式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从“众芳”中“独”选梅花进行描写,表现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B.颈联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从鸟和蝴蝶的角度出发,侧面衬托出梅花之美。
C.尾联诗人认为“不须檀板共金樽”,是因为怕饮酒唱歌玷污了梅花的清雅气质。
D.全诗上二联实写,下二联虚写,虚实结合,从不同角度渲染梅花高洁的风骨。
4.诗歌颔联历来为文人称道,成为千古名句,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①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诗精测卷(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竞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气晴朗,春风和畅,暖气袭人,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佳人款款出现。
B.美丽的佳人白天又黑夜的酣畅淋漓的唱歌,为后面的抒情蓄势。
C.佳人竟然发出长长的叹息,怎么不让人心生感叹呢?
D.本诗平淡自然又情味隽永,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极富魅力。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先扬”的乐景及“后抑”的哀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题孙端甫别墅
叶绍翁
幽居地僻少人知,野水春风枳树篱。
检历预寻移竹日,题墙闲记种花时。
堪嗤狡兔须三窟,只学鹪鹩占一枝。
净扫绿苔斟浊酒,邻家吹过野棠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对句用“野水”“春风”“枳树篱”三个意象绘景,与“风急天高猿啸哀”手法相似。
B.翻检日历预先确定移植竹子的日子,墙上记录着种花的时间,可知诗人生活惬意。
C.“狡兔三窟”指藏身的地方多,“嗤”一词表现了诗人对如狡兔一样的人的蔑视。
D.诗歌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春风吹过邻居家的野棠梨,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惬意感。
4.题壁诗往往有所寄托,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平望①
范成大
寸碧②闯高浪,孤墟明夕阳。
水柳摇病绿,霜蒲蘸新黄。
孤屿乍举网,苍烟忽鸣榔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