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经济生活高考真题+模拟新题汇编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必修一经济生活高考真题+模拟新题汇编
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
第2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
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
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
高考真题
1。(2010全国卷1)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8元 16元
【答案】A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2。(2010全国卷1)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体现了观点①,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这一说法错误,违背了利用自然物要以尊重自然物的客观属性为前提这原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需要观念创新,但最终能否实现增值还要取决于人的消费需要,③观点片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10辽宁卷)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答案】C
【解析】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正确答案:C
4.(2010辽宁卷)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
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
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
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