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下)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期末联考高2011级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30题,约5890字。 2009—2010(下)巴中市四县中期末联考高2011级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个小题,共50分)
1、珠峰测量队员们发扬了不畏艰险、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克服了严寒、暴风雪和高山缺氧等艰难困苦,成功登顶。这表明: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C.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客观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2、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样一幅智能图景。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漫画《补救措施》的寓意说明
A、假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
B、假象是对本质的歪曲表现
C、假象实际上是一种错觉
D、假象与真象有严格的界限
4、“人肉搜索”是互联网上新兴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具有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优势。人们惊叹它强大的威力,也逐渐感受到隐私可能受到的威胁。专家指出,只有把道德良知、自我约束、法律规范结合起来,“人肉搜索”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这启示我们: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认识事物 ②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④要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和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6、105年前塑料袋发明时,被视为“革命性的解放运动”。时至今日,塑料袋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糟的发明”。这说明:
A.人类无法预料事物的变化发展 B.价值观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随时间推移认识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7、《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在1996年修订版的基础上增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蓝牙”“克隆”等新词新义1200余条。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8、网络世界是各种思想意识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把腐朽的文化拒绝在“视窗”之外。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该兼收并蓄
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该明辨是非
9、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收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有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物质前提
C.生产实践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D.劳动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12、“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