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公民隐私,学会尊重他人隐私》ppt
- 资源简介:
共27张。含配套教案,约1670字。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第一课时法律保护公民隐私学会尊重他人隐私
教学目标:
1、 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
方面的规定。学会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2、 培养尊重隐私权的意识,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到公民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法律关注的问题,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
教学难点: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理解及运用,并转化为自觉维权的行为。
教学方法:情境设计、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2、名画分析,导入新课:
(1)发挥你的想象:
他(她)可能在干什么?
(2)假如被窥视的人是你,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
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影响着一
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今天,我们
一起来探讨第17课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
二、前置学习:
要求:明确目标,对照问题,阅读教材,逐一落实。
①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
②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有哪些具体规定?
③警察执行公务进入民宅必须遵循哪些法定程序?
④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⑤怎样尊重他人隐私?
三、合作探究
(一)法律知识链接: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问:由这些法律规定,你得出什么结论?
(二)播放视频:《谁动了我的隐私》
高谈阔论:结合漫画和视频,谈谈法律维护公民隐私权的必要性。
思考:隐私人人都有。除电话号码外,还有哪些内容属于个人隐私?
归纳: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
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就属于侵犯别人隐私权了呢?
投影归纳。
(三)关注生活。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治安巡查”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
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
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
你觉得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小结: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不仅是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标志。
警察执行公务,要按法定程序:穿警服,出示证件和搜查证。(特殊的紧急情况除外)
(四)情境分析:小琳的烦恼
1、小琳是温州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一直以来小琳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琳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琳与同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的书包这些天总还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1)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表现为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隐私。
(2)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类似的事情你该怎样处理?
2、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琳在学校的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发现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琳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小琳连嘲带讽地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琳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
(1)你认为杨老师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小结: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尊重隐私还表现为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隐私。否则会给别人造成伤害。)
(2)小琳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结:隐私受侵犯会造成心理负担和伤害。要学会保护自己隐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五)讨论:公安机关为追捕犯罪嫌疑人,对其住所安装窃听器,是否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小结:隐私权是相对的、有限制的)
四、课堂小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