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ppt48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0张,教案约2280字。
必修3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北京鲁迅中学 任 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取精去糟”,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析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传统文化价值,激发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过程(所设情景或可改成情景剧)
◆ 导入
情景一:近几天在广州工作的嘉妮正急着赶一份策划案,节后客户就要。她很犹豫:快到中秋节了,回北京的家还是留在广州?
问题1:讨论嘉妮回不回家?
学生发言(略)
师:中秋节──一年中最迷人的夜晚。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中秋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也就是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新课教学
◆情景二:嘉妮坐飞机回到北京,中秋之夜,与家人坐在四合院的天井中,摆上月饼以及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全家一起赏月、叙聊。
外公首先发话:“中秋赏月有什么讲究?中秋节是个传统节日,谁来说说它的历史?” 大家七嘴八舌说起来。
问题2:中秋赏月有什么“讲究”?说说中秋节的发展历史。
学生发言(略)。
师:“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习俗的继承
问题3:中秋赏月反映了我国文化的什么内涵?如何理解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的“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