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文化》ppt45(2份)
- 资源简介:
共23张。此课件能从课前导入、感受文化现象、基本内涵、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力量、课堂小结、课后练习几个方面讲授教材。最大特点条理清晰、讲练结合。制作上注重图文结合。适合于新授课教学。
体 味 文 化 教 学 设 计
琼海市嘉积中学政治组 田宇
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现场调查,假设未来的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我们不能玩手机、看电视、不能上网,也不能看任何的书籍,每天都只是干体力活、吃饭、睡觉,这样的日子你能坚持下来吗?为什么?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文化生活,体味文化。
进入新课:
一、文化万花筒
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文化现象,这期中蕴含了哪些文化特点?(提前布置,请同学们收集,上课展示)
中国龙文化(原始社会龙图腾,封建时期代表帝王和帝王的东西,现在我们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蹴鞠——现代足球(无时不在)
校园文化(致青春——琼海市嘉积中学2016年欢送毕业生晚会)、乡村文化(琼海市大路镇集市文化)、网络文化(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社区文化(幸福社区文化节)(无处不在)
不同地区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琼剧、川剧、豫剧、秦腔、昆曲、黄梅戏等),特色的佳肴(嘉积鸭、温泉鹅、文昌鸡、东山羊等)(不同地域各具特色)
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动静结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究竟文化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阐释。
(一) 从内涵上讲:
简要比较: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的不同点。
文化现象——精神家园的耕耘
政治现象——根本利益的保障
经济现象——物质财富的创造
结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产品。
练习: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6)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7)某国议员竞选
(二)展示杨绛先生百岁人生感悟
杨绛先生百岁人生感悟引导我们要正确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过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这是意识形态部分的文化代表。而我们所学的物理、化学、数学、语言文字是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文化代表。
(三)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合作探究: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举例:纯粹自然”的风光不是文化,但我们学校种植的凤凰树,卢海清老师写词作曲的凤凰花开是文化。
建筑工人建筑师通过建筑设计实践创造建筑文化;
中国共产党通过多年的执政实践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探索规律;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确立道德规范,这些都是文化。从中不难发现:文化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四) 文化与个人的关系
背景: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
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刚刚开始
活动:学生A直接推门就进来,学生B先跟上课老师报告,经得允许才进来。不同的进门方式,其他学生观察,点评。谁更有文化?
结论:文化也是人的一种素养,流露于举手投足之间。
我们班大家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请问同学们人的文化修养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像某某老师那样有文化气质?
(唐)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从中不难发现: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五)文化的载体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我们学校教室有哪些文化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举例山西晋商、人也是文化的载体)
学生老师一起总结:1)从内涵看: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非纯“自然”的东西)
2)从内容看: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部分
3)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4)从人与文化的关系看: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5)从文化的载体看:离不开人类物质活动和一定的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情景一:近年来,全国出现许多学习《论语》的私塾。一位带着5岁的孩子来学习的母亲说:“我最想教孩子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也希望我的孩子在成长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她在家里每天都放《论语》的CD,全家一块学《论语》。
情景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倡议的《巴黎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无独有偶,2007年12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山东曲阜孔庙后感慨道:“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里扎根的话,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
1、你读过《论语》吗?里面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影响最大?
2、这位母亲为什么如此重视《论语》?
国际社会也高度评价儒家,这说明什么?
结论:(1)、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对个人的成长中,也表现在对民族和国家历史中。
(3)、文化对社会个人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个人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个人发展。
四、小结本课的内容
五、课堂练习:
(一)走出误区: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文化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受教育的程度;你是否赞同这些看法?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文明,二者是等同的。你认为呢?
(二)、辨析题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附参考答案:
• 1)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2)但人们创造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两部分,文化仅指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这一部分。因此认为“文化是人们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的观点是错误的。
• 3)综上所述题目观点是不科学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