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设计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10 10:26: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32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第16课 教学设计
  第16课 《阿房宫赋》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教学素养
  三、作者背景常识
  四、鉴赏活动
  五、文本研读
  六、文本联读
  第16课 《阿房宫赋》
  一、素养目标
  1.梳理、积累两文中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背诵两文。
  2.把握两文的思想观点、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3.赏析两文不同的说理风格、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学习文中体现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以史为鉴、针砭现实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素养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想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宏伟瑰丽的阿房宫何以焚化为一片焦土,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杜牧、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三、作者背景常识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杜牧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诗歌语言流利而又清新,气势豪放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情境活动]
  有人认为杜牧作《阿房宫赋》的目的是“指陈利病”,请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杜牧作此赋,笔锋直指当时的统治者,唐敬宗贪好声色,大兴土木,在位三年即为宦官所杀,杜牧希望“后人”即唐朝统治者不要挥霍无度、劳民伤财,要爱民,避免重蹈秦朝统治者的覆辙。课文最后一段议论显示了杜牧指陈利病的勇气和胆量。
  赋
  “赋”是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始创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汉魏六朝。它以铺陈风物为主,文采华丽,句式整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