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树立正确的消费观.doc
说课稿: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
说课稿: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doc 说课人:周文明
单位: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
课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 说教材:
1、本框教材的地位:
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学习了第二课第二框题及本课第一框题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等知识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费行为和现象,有必要使学生认清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需要反对的,由此达到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的目的。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题,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授,还是觉悟的提高,实践的落实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而只有科学合理的消费才能对生产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学习本框又为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课内容极其重要的环节,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框教学我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觉悟水平的提高为落脚步点,确定了本框的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教学的要求着重是理解。其中“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框重点理解的内容。(2)本框重要培养的能力是通过对各种消费现象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在情感体验和觉悟目标上,是使学生摒弃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本框教学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是本框的落脚点。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已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由于这一教学内容涉及对“适度消费”、“艰苦奋斗”等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同时又是理解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因此,这一内容在教学中又有一定的难度,又是本框的难点。
二、 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本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通过图片、情境材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社会,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我让学生课前先进行社会调查,如设计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由于一些消费现象都是学生熟知的,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对一些现象的探讨,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探讨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法。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三、说学法:
新课标尤其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方法:
1、 “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读议领悟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理解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中存在的误区同本课内容结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高认识。
四、说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的课件包括漫画、图片、情境材料等,为学生创设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提问: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引入消费心理。
(2)在课前让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提问:学生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谈谈你的认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引入“消费心理面面观”。
(二)新课教学:
1、 消费者心理面面观:
在进行这部分时,可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展示课件情境资料、图片等分别引入四种心理,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及学生当中存在的实际进行讨论、发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各种消费心理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各种消费心理特点
(2)如何正确评价
(3)应采取的态度
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进行分析,使材料更具说服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抵制不良的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那么要如何抵制不良的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呢?引入下一个内容 。
2、 做理智的消费者:
这一内容即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教师应以讲解为主。
课件展示情境资料,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入第一个原则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应着重讲清“适度”的含义,提出反对两种错误行为:抑制消费和超前消费,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要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说清贷款消费不等于超前消费,勤俭节约不等于 抑制消费。
课件展示情境资料,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出第二个原则: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这一问题应着重说明理性消费的要求:要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资源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