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140字。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一、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1)经过前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高中《经济生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接触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消费和交换两个环节。这一框题涉及的生产环节,是四个环节中的前提和基础,经济活动的起点,起决定作用。学生对生产的认识正好从消费引起,自然就过度到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2)学生在初中已经简单接触过国家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等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人才、创新”、“坚持改革”等观点,所以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对学生学习起来说,并不是难事。
2.教材分析:
(1)本框题是人教版《经济生活》的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的内容,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的课题是“生产与经济制度”。
本单元的基本任务,回答“如何生产”这个问题,在第四课,教材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并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证。
(2)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由上一单元的消费主题引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由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引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从工作中心、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科技进步、改革等四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具体途径。
3.教学依据:本框题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直接的表述,但承上启下,地位重要。上承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讲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下启我国生产、投资、创业的基本制度背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4. 课改理念:新课改倡导“三贴近”原则,所以本课的教学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入手,让学生在观察身边事物时体验、感悟和生成。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鲜活的实力,认识到生产决定消费,感知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成果的回顾,体验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并分析出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激发我们关注国情、重视培养自身创新精神与全面提高的情感。
6.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7.教法使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