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27 21:42: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80字。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导航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目标  
  发展社会生产力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知识网络
  
  总体小康的表现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特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         的经济目标                      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展 建设生态文明
  观                                             
  小康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核心
  的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基本要求
  经济 又好又快 根本方法
  建设   科学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促进国民经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三、考点疏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方针中国特色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