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9000字。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学科 思想政治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相关
领域 人文与社会领域
教材 书名:《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年 6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邱磊 清华附中 1381001925
amman588@163.
讲课者 邱磊
指导者 杜毓贞
张学风 清华附中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课件制作者 邱磊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含量丰富,但必须在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基础上达到知识、能力、情态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马克思唯物史观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无产阶级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基于此,《政治生活》模块的展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为统领,采取“画民主政治之龙,点社会主义之睛”的方式,以公民政治文化素养的提高为着力点,以正确政治观点的形成为目标,促使学生思考有序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过程与方法。
当今中学生,由于时代、环境等因素,他们对于人生、社会充满了好奇与渴求;与之对应的是,他们也富有强烈的的怀疑与批判意识,如果我们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就能将这种怀疑与批判变为人的主体及社会进步的动力。正如《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提出:“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要鼓励、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探究,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如何结合?答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 “生活”,主要手段则是观察、体验。怎样将基本观点与原理融入生活题材,怎样将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以思想的批判而不是批判的思想进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活动中,是贯穿本节课设计的主线。
具体而言,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政治课程性质,同时从当今社会环境以及本校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能力情感水平出发,时刻不忘生活本色,始终强调学生参与,将突破口放在“学生价值观的升华来自主体需要”。我们相信:“价值观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没有个体的需要,就无所谓价值及价值观问题。”(见许惠英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所以,通过对教学理念的思考、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及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本课设计注重学生个体的需要,由此设置了“会议解读”、“角色模拟”及“亲身探究”等环节,希望这些环节的累加能降低学生对政治生活的陌生感,激发他们的参与主动性,在教师尊重其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敞开心扉,和本节课亲密接触,使知识与情感到达较好的融合。
社会政治生活的健康与发展,不仅需要成年人的努力,更需要未来栋梁政治素养的积淀。如果本节课最终鼓励学生加深了对人代会的了解,对人代会制度的认可,使其体会到社会主义民主真实与广泛,培养自己作为公民的政治素养,就不仅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为学生未来健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