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2330字。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材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基本经济制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都要求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分配体系, 理顺分配关系。所以, 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识记并理解按劳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由于产品的分配方式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 所以本节内容总的教学思路是: 紧紧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这条主线,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既有学生的阅读讨论, 又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延伸;既有图表的直观展示, 又有抽象的演绎推理;既有教师的情景设置、设疑促思, 又有学生的分析思考、练习巩固; 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 又有扩展视野、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总之, 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双方的互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关心社会, 理解党的政策等的思想教育的功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教学重点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四、教学难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师讲解中的引导、点拨、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回答相结合。
学习指导: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讨论:阅读¬——讨论——比较
2、课外活动:了解家里的各种分配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帮助理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