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20字。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联系的含义;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2).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课前搜集资料,培养学生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认识和发现事物联系的能力。通过课堂中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具体事例的分析,提高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运用联系的特征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同事物普遍联系对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意义,能够初步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角度关注自身发展和社会、国家的命运。
2、新设计
本教学设计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整堂课分成四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环节二:走入情境;环节三:构建概念;环节四、归纳提升。
本教学设计中,在学生交流“联系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时,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言,要使学生的发言中涵盖到事物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中又要兼顾事物之间的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既要关注自然界,也要关注人类社会的联系。所以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较充分的准备,若学生未能及时说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适时、恰当地进行提示、引导。
3、学情分析
(1.)学习者是普通中学高三学生。
(2.)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3).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中的大多数习惯于感性思维和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
(4).从前两课的学习来看,学生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具体现象和事例的能力亟待提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