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0字。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设计
泉州市城东中学政治组 蔡东海
课型:授新课
授课班级:高二(3)班
授课日期: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第三节
一、课程分析
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科学理论的正确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正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框内容共三目,包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砾自我中走向成功三个问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而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还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所以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才能走向成功。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标4.14规定的“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活生生的身边人、身边事。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哲学常识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
三、学习目标
能够识记个人素质的内容;理解劳动和奉献对人的重要意义;理解劳动和奉献的形式;能够理解只有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个人素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劳动是光荣的、美好的观念,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五、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过去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创设合理的案例平台,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角,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争取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