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当自强》教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6100字。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本课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能力目标]
1.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识目标]
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
[重点]: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难点]: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事例情景、问题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准备]:收集和学生准备自强的例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人生自强少年始
导入:
学生阅读引言:非洲大草原两岸的羚羊的生存状态。思考:1、这些羚羊的品种一样,生存环境相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2、面对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要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自强,进取的动力
学生阅读P47小涛的材料,分析:他为什么能忍受疾病的痛苦,在各方面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
学生分析回答:①靠的是从容面对不幸和困难,奋发向上,不依赖别人;
②靠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什么是自强?)
自强的含义:自强是指对未来充满希望,不向困难、挫折屈服,永远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举自己或他人自强的例子,老师也准备几个)
①学生的时事点评资料:湖南8岁的小女孩倪东艳,在父亲去世、母亲精神病的情况下,一人担起生活的重担,一边求学,一边照顾妈妈。
②2006感到中国十大人物中的黄舸的例子。
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③课件中田甜的例子。她全身高度截瘫,用嘴咬住笔学制作动画软件,作品获国家一等奖。
(由上述例子归纳出自强的表现)
自强的表现:P48正文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介绍自强不息的出处及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
(二).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过渡)如果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失去了自强精神,那么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寓言故事: 云雀与蚯蚓
一只云雀在树上高歌,忽然看见一个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木盒。云雀问:“你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那人说:“全是蚯蚓。”云雀又问:“我怎样才能得到它们呢?”那人答:“只需要你身上的一根羽毛。”云雀便高兴地拔下自己身上的一根羽毛,换来了一盒蚯蚓,并高兴地自言自语:“原来这么容易就可以获得食物。今后,我再也不用工作了。”就这样,云雀每天从自己的身上拔下一根羽毛换蚯蚓。几个月后,这只云雀身上的羽毛都被自己拔光了,再也不能换蚯蚓,这才想起应该自己去找食物。遗憾的是,它的身上光秃秃的一根羽毛也没有,无论怎样努力,再也飞不起来了。
设问:一只展翅飞翔的云雀为什么会成为蚯蚓的手下败将?
学生回答:是懒惰,得过且过。是缺乏自强精神,是自弃。
教师小结: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自强者胜,自弃者败。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