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910字。
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使用说明】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四课第二框的,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2.重点、难点: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
【学习目标】
1.识记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理解两个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把握:两个观点(物质是运动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通过学习,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预 习 案】
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一)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运动的含义: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①
②
③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
〖方法论〗1.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2.反对将物质、运动分离的唯心主义和静止僵化的形而上学。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讲的静止,是 一种 。
①
②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统一。
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运动是 的、 的和 的;而静止是 的、 的和 的。
联系:① 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
〖方法论〗1.既承认运动绝对性,也肯定相对静止
2.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①客观性:
②普遍性:
〖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
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革命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是唯心主义思想。
注:主观能动性: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①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二、判断自测(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理由)
1.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注意:颠倒了二者。)
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3.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5.规律有好坏的。(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