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能力目标:
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事先收集准备视频,flash小动画,材料
学生:预习教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几个包含矛盾的事例如名言、成语、寓言或某一事件等。
【设计思路】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课堂。本课时,本人运用“情境—探究”模式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组织构建各种情境,将知识情境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自主探究方式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境] 多媒体播放:中国与阿曼足球队世界杯小组赛的比赛录像
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设疑:“谁来帮我分析一下,足球赛中包含哪些矛盾现象?”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如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负,快与慢……等”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讲授新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学生所讲内容对错与否,教师暂不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点评纠正。
学生:略
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视频及我们同学的举例,概括出矛盾的含义。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教师扣住“对立”、“统一”进行概念分析,并结合前面学生的举例及足球赛加以点评。
(有的同学可能会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的概念混淆,日常生活中说的矛盾:往往说成冲突或不同意见。)看课本67页课堂探究,引导学生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问题探究:1)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略
老师提示: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哲学上的“矛盾”的观点,“自然界喜欢矛盾”里的“矛盾”就是哲学上讲的矛盾的含义,不是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情境]多媒体播放flash《自相矛盾》的故事。
请问:寓言中所说的“矛盾”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韩非子》寓言中“矛盾之说也”,指的就是逻辑矛盾,但作为兵器的矛和盾,也确实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他敢剪吗?”
请问: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