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900字。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对《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的分析
《课程标准》强调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能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实践能力。《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时的基本要求是:知道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了解利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知道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把握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主要业务。从中可以看出,本课是让学生知道储蓄存款相关知识和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实践能力。
2.对本课地位、内容和作用的分析
(1)地位: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是《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第六课的内容既是对上一课《企业与劳动者》内容的拓展——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又为第七课介绍《个人收入的分配》埋下铺垫。第一框题主要通过介绍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一些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投资的特点和理解投资对个人生活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投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
(2)内容:
第一目“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第二目“我国的商业银行”,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
(3)作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存款储蓄的分类,从中初步体会投资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投资意识,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1)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基础的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学生通过前面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学习,初步懂得怎样的消费才是合理而科学的,同时通过对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的前两课的学习,也初步了解有关生产与经营的关系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对于如何进行投资与创业还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
(2)对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好像知识难度较小,但真正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则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归纳能力。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归纳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异同,考验学生提取信息、归纳问题的能力;而分析银行的利润从何而来,则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在博客跟帖的环节中,更是将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对于刚走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3)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学习策略的分析
高中学习学习习惯相差迥异。在课前,部分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划出知识要点,初步感知书本的知识结构,而部分学生则没有预习,“空着脑袋听课”;在课堂上,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投入,而部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消极参与,“晕着脑袋听课”;在课后,部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收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而部分学生消极应付作业,“清醒脑袋潇洒”。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利息的计算方法;商业银行的含义及主要业务;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异同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贷款原则等,并能根据储蓄的特点,安排家庭的投资计划。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